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招生文件 > 正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3日 字号:A- A+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快速有效地处理我院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害程度,保障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学院的安全与稳定,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教育厅、招生考试院和学校有关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机构

为做好我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果断地处理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成立我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我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检查、监督各有关学科专业复试小组应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事件的工作能力。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学院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开展相应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担任。

二、突发事件类型界定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是指从组织命制复试试题起, 至完成本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止的整个时间段。我院复试现场或考生及考务人员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定为我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性事件,主要类型有:

(一)重大失(泄)密类。如试卷、试题被盗、被抢,以及运送试卷、试题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等。

(二)群体性事件类。如针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的非法集会、冲击复试考场、示威游行、集体上访和群体舞弊、罢考等。

(三)公共卫生类。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等传染性疾病爆发。

(四)停电及网络瘫痪。如网络远程复试出现大面积瘫痪。

(五)重大灾害事故类。如火灾、中毒、爆炸等。

(六)自然灾害类。如洪涝灾害。

三、报告制度

学院对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

(一)汇报程序: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向学院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学院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向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二)由学院在第一时间直接报告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三)上报事件情况的内容包括:事件原因、事件性质、涉及范围、目前措施、对事件等级的初步判断。

四、处置原则

处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突发事件,要坚持贯彻“生命安全优先保障,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认真遵循六项处置原则。

(一)安全维护原则。以保护考生和复试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常秩序为最高原则。

(二)依法处置原则。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依法处置。

(三)及时妥善原则。立足于思想教育和依法办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采取思想教育、协商协调,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行政手段和法律措施等多种方式,及时稳妥处置。

(四)正确引导原则。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满足考生和社会的知情权,正确引导舆论,排除流言蜚语,消除消极因素,确保考生思想稳定和招生考试场所的安全。

(五)冷静应对原则。沉着冷静应对,果断妥善处置。

(六)宁顺勿激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教育疏导、分化瓦解为主,果断及时处置,使突发事件产生的社会政治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五、处置办法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果断处理。

(一)重大失(泄)密事件

如发生哄抢试卷、试题和冲击试卷保密室等危及安全保密的事件,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制止事态的扩大。学院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和当地公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采取措施制止事态的发展;对事发地点实行严密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对涉及人员进行严格控制,禁止与外界人员接触;同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明确处置意见,然后按规定进行调查处置。

学科专业复试小组联合命制或自行命制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属国家机密级材料。考生答卷在成绩公布前属国家秘密级材料。要严格执行《保密法》、《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加强考试安全保密管理和教育,确保试题的命题、印刷、运送、保管等各环节的安全和保密。试卷(答案)的命题、交接、存放在专用保密室保管、试题命制试题期间不能上网,试题使用前不得带出保密室,出现可能的失泄密应急情况,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着手开展调查、处理、侦破工作,并将信息上报。试卷泄密问题由学院命题小组按如下方案处置:

1.考前泄密。主要指考试前命题教师、试卷保管时造成试卷泄密。立即启用备用试题或重新组织命题小组,进行二次命题,并报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通报科目涉及的相关考场。

2.试题启封后发现重大问题。试题启封后,如有错装、混装未开考的试卷,错发未开考的试卷,监考员要立即将试题收回装入试卷袋,不准扩散,安排考生在考场静候并告知涉及国家机密严禁考生扩散,并立即报告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核实后(但不得接触未开考试卷或试题),在第一时间上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经请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批准后,通知有关考场继续考试或使用备用卷考试。在此期间所有接触未开考试题的人员一律在原地待命,不得离开,严禁使用通讯工具。对于已接触到未开考试卷的考生和监考员要按保密要求采取隔离措施,直至该科考试完毕为止。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发生其他形式重大失(泄)密事件,原则上应按上述方法处理,即坚持报告制度、现场保护、保密纪律和做好善后工作等,确保试卷、试题的安全保密工作。

(二)群体性事件

考试期间发生考生集体作弊,集体罢考,集体闹事,围攻、

冲击考点,殴打复试工作人员,损毁公共财产等情况导致考点秩序混乱,管理失控时,应采取措施尽力阻止事态蔓延,安抚考生情绪,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应对考生进行劝解和教育,不准涉案人员离开考场,并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考试规定进行详细记录和处理。同时,立即向学校、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报告和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等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

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要亲自挂帅,

层层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工作。

学院疫情联防联控组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对进院筹备、

组织网络远程复试的有关复试工作组成员进行登记、体温测量、

健康码检查、做好网络远程复试场地的消毒工作。学院负责各学科专业复试工作组的疫情防控,对各复试工作组成员进行体温测量、健康码检查,做好复试工作会议室消毒,要求复试工作组成员戴口罩进入复试会议室并按疫情防控要求间隔就坐。

如开展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出现工作人员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复试工作组应第一时间停止复试,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办法快速启动疫情处置程序,第一时间向学校属地上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教育厅、招生考试院有关部门汇报。

如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发现远程面试学生有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复试工作组应立即停止该考生复试,并上报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然后第一时间向学校属地上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教育厅、招生考试院有关部门汇报。由上级部门协调考生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处理。

(四)复试过程停电、网络瘫痪

复试过程中复试考场突然停电时,应做好考生安抚工作。如果停电不影响考生考试,考试应正常进行。 如果属于校内停电,学院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应通知后勤处立即进行检查并在短时间内修复。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做相应处理,并做好学生情绪安抚工作。

如果院方复试过程出现电脑死机、病毒或软件故障、网络瘫痪时,各学科专业复试工作组应做好考生安抚工作。复试工作组第一时间向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由网络与信息中心立即排查、解决问题,同时做好情况记录。

在复试前,告知考生准备好网络良好的复试场所,调试好设备,复试开始后,如果考生方网络设备、网络信号出现异常,不能通过设备调试,暂缓该考生复试,其他考生按顺序先复试,要求考生在1小时内调试设备正常后可重新复试;在复试进程中,如果考生网络、设备出现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则暂缓该考生复试,其他考生按顺序先复试,考试中断前已经发送给考生尚未作答或回答未完毕的考题作废,要求考生在1 小时内调试设备正常后可重新发备用试题进行复试。复试过程严禁考生恶意中断复试进程,一经查实取消考生复试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五)重大灾害事件

1.学院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学校、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及有关部门,报告内容必须包括试卷、试题的安全保密,考场安全等情况。

2.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保护现场,协助公安部门侦察侦破。

4.检查试卷试题保密室及考场有无安全隐患,如有,应迅速提出和落实措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

1.学院领导要亲自挂帅,要在学校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领导分工,24小时有人值班。

(2)准备并落实好接送试卷、试题的交通工具,确保试卷、试题按时到达考试地点。

(3)检查试卷接受和保管的安全。

(4)落实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是否能到位。

(5)检查考场的安全。

(6)落实考试工作人员及考生往返途中的安全方案。

2.学院领导要密切关注灾害的发展情况,随时将因灾害对考试工作带来的影响向学校、当地政府和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报告。

六、防范措施

(一)责任落实到人,相关人员需签订保密责任书,在命题、印制、封装、保密、运送各环节认真履行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培训落实到位,开展院级的命题教师、保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所有人员明确职责,提高保密意识,增强责任感,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等。

(三)做好考试突发事件的预防,依规做好命题、试题保管工作。

(四)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导向,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考风考纪等的宣传教育。

(五)建立值班制度。考试前及考试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责任到人;学院所有复试、录取工作人员在考试期间24小时开通手机,确保通信联系畅通。

(六)复试前,做好考生摸底排查,明确告知考生做好相应的复试场地、网络环境、设备要求,调试好设备,告知考生复试过程网络设备出现异常的,规定时间(1小时)内调试好设备可以进行重新复试,考生不得恶意中断设备网络信号扰乱复试次序,一经核实,取消考生复试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考生确实存在困难无法具备网络远程复试条件的,学院按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和学校的要求联系考生当地教育部门做好兜底支持,确保复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