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数统学院劳育+美育系列实践活动”之“纸裁数理,剪出对称之美”剪纸创作活动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数学与统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字号:A- A+

为加强学院特色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动手实践与审美创造能力、扎实落实“五育并举”育人要求,2025年10月25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武鸣校区实验2号楼 C203 教室成功举办“数统学院劳育+美育系列实践活动”之“纸裁数理,剪出对称之美”剪纸创作活动。美术与设计学院汤路凡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指导,学院辅导员卢若楷老师参加活动,与同学们共同在实践中感受数学魅力,助力大家提升劳动技能与审美素养。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汤路凡老师以中国传统剪纸技艺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生动讲解了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技巧,强调非遗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校内优质资源,深入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学科的融合之道。随后,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分组规则、创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为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随着活动正式启动,同学们迅速投入创作。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大家手持剪刀、彩纸,依据学院准备的设计稿分工协作。本次活动的设计稿由卢若楷老师设计提供,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点” 等为核心主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剪纸图案。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精准还原设计稿中的对称结构与比例关系,更不乏巧思创新——有的小组通过调整线条弧度优化黄金分割比例呈现,有的则在数列规律基础上增添创意元素,让每一件作品都兼具数理严谨性与艺术独特性。

作为数统学院“劳育+美育”系列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剪纸活动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数学文化、传统技艺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活动旨在通过亲手实践,让同学们在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在创作中提升审美情趣与创新思维,更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可感可知,帮助同学们直观领略“数学本来就很美”的深层内涵。

“这次活动很有意思,在制作剪纸的过程中,我突然领悟了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点之间的关系。”参与活动的谢成璇同学分享道,“之前我从没有想过黄金分割点是怎么得来的,但现在我意识到,数学与美学之间竟然有这么深厚的联系,原来枯燥的公式背后,藏着如此动人的美感。”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跨界学习、实践成长的平台,更丰富了学院“五育并举”的育人实践路径。未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继续探索学科特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新模式,推出更多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